首页 > 技术支持 > 膜行业动态
| |

需要更多信息请联系我们

在线留言

 

与过滤相关的进一步咨询,请使用此表格提交更多详细信息。

过滤咨询

膜行业动态

污水处理系统的运行管理之五大管理攻略





预处理的运行管理

  一.格栅间

1、格栅工作台数的确定  通过污水厂前部设置的流量计、水位计可得知进入污水厂的污水流量及渠内水深,再按设计推荐或运行操作规程设计的入流污水量与格栅工作的关系,确定投入运行的格栅数量。也可通过最佳过栅流速的计算来确定格栅投入运行的台数。


2、栅渣的清除  格栅除污机每日什么时候清污,主要利用栅前液位差来控制,必要时结合时开时停方式来控制。不管采用什么方式,值班人员都应经常巡视,以手动开停方式积累的栅渣发生量决定于很多因素,一天、一月或一年中什么时候栅渣量大,管理人员应注意摸索总结,以利于提高操作效率。此外,要加强巡查及时发现格栅除污机的故障;及时压榨、清运栅渣;做好格栅间的通气换气。


3、定期检查渠道的沉砂情况  由于污水流速的减慢,或渠道内粗糙度的加大,格栅前后渠道内可能会积砂,应定期检查清理积砂,或修复渠道。


4、做好运行测量与记录  应测定每日栅渣量的重量或容量,并通过栅渣量的变化判断格栅是否正常运行。


 二.污水提升泵房

1、泵组的运行调度  污水厂的污水进入泵房前一般不设调节池,为保证抽升量与来水量一致,泵组的运行调度应注意以下几条:

(1)尽量利用大小泵的组合来满足水量,而不是靠阀门来调节,以减少管路水头损失,节能降耗;


(2)保持集水池的高水位,可降低提升扬程;


(3)水泵的开停次数不可过于频繁;


(4)各台泵的投运次数及时间应基本均匀。


2、注意各种仪表指针的变化  例如,真空表、压力表、电流表、轴承温度表、油位表的变化。若指针发生偏位或跳动,应查明原因,及时解决。

(1)集水池的维护因为污水流速减慢,泥砂可能沉到集水池池底。定期清洗时,应注意人身安全。清池前,应首先强制排风,达到安全部门规定的要求后,人方可下池工作。下池后仍应保持一定的通风量。每个操作人员在池下工作时间不可超过30min。


(2)作好运行记录  每班应记录的内容有:主要仪表的显示值,各时段水泵投运的台号,异常情况及其处理结果。





初次沉淀池的运行管理

1、运行操作人员应观察并记录反应池矾花生长情况,并将之与以往记录资料比较。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分析原因,并采取相应对策。例如:反应池末端矾花颗粒细小,水体浑浊。且不易沉淀,则说明混凝剂投药不够。若反应池末端矾花颗粒较大但很松散,沉淀池出水异常清澈,但是出水中还夹带大量矾花,这说明混凝剂投药量过大,使矾花颗粒异常长大,但不密实,不易沉淀。


2、运行管理人员应加强对入流污水水质的检验,并定期进行烧杯搅拌试验。通过改变混凝剂或助凝剂种类,改变混凝剂投药量,改变混合过程的搅拌强度等,来确定最佳混凝条件。例如:当水量或水中SS浓度发生变化时,应适当调整混凝剂投药量;当入流污水水温或PH值发生变化,可改变混凝剂或助凝剂来提高混凝效果;当入水中有机性胶体颗粒含量变化,亦应及时调整混凝剂或助凝剂。


3、采用机械混合方式时,应定期测试计算混合区的搅拌梯度(G)核算其有问题时应用时调整搅拌设备转速或调节入流水量。采用管道混合或采用静态混合器混合时,由于流量减少,流速降低,会导致混合强度不足。对于其他类型的非机械混合方式,也有类似情况,此时应加强运行的合理调度,尽量保证混合区内有充足的流速。对于水力式絮凝反应池亦一样,应通过流量调整来保证其水流速度。


4、应定期清除絮凝反应池内的积泥,避免反应区容积减少,池内流速增加使反应时间缩短,导致混凝效果下降。


5、反应池末端和沉淀池进水配水墙之间大量积泥,会堵塞部分配水孔口,使孔口流速过大,打碎矾花,沉淀困难。此时应停止运行清除积泥。


6、沉淀池应合理确定排泥次数和排泥时间,操作人员应及时准确排泥。否则沉淀池内积存大量污泥,会降低有效池容,使沉淀池内流速过大。


7、应加强巡查,确保沉淀池出水堰的平整。否则沉淀池出水不均匀造成池内短流,将破坏矾花的沉淀效果。


8、应经常观察混合、反应排泥或投药设备的运行状况,及时进行维护,发生故障则及时更换报修。


9、定期清洗加药设备,保持清洁卫生;定期清扫池壁,防止藻类滋生。


10、定期标定加药计量设施,必要时应予以更换,以保证计量准确。


11、加强对库存药剂的检查,防止药变质失效。对硫酸亚铁尤其应注意。用药应贯彻“先存后用”的原则。


12、配药时要严格执行卫生安全制度,必须带胶皮手套以及其他劳动保护措施。


13、做好分析测量与记录。





生化曝气池及二沉池的运行与管理

1、 经常检查与调整曝气池配水系统和回流污泥的分配系统,确保进行各系列或各池之间的污水和污泥均匀。


2、 经常观测曝气池混合液的静沉速度、SV及SVI,若活性污泥发生污泥膨胀,判断是存在下列原因:入流污水有机质太少,曝气池内F/M负荷太低,入流污水氮磷营养不足,PH值偏低不利于菌胶团细菌生长;混合液DO偏低;污水水温偏高等。并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控制污泥膨胀。


3、 经常观测曝气池的泡沫发生状况,判断泡沫异常增多原因,并及时采取处理措施。


4、 及时清除曝气池边角外飘浮的部分浮渣。


5、 定期检查空气扩散器的充氧效率,判断空气扩散器是否堵塞,并及时清洗。


6、 注意观察曝气池液面翻腾状况,检查是否有空气扩散器堵塞或脱落情况,并及时更换。


7、 每班测定曝气池混合液的DO,并及时调节曝气系统的充氧量,或设置空气供应量自动调节系统。


8、 注意曝气池护栏的损坏情况并及时更换或修复。


9、 当地下水位较高,或曝气池或二沉池放空,应注意先降水再放空,以免漂池。


10、经常检查并调整二沉池的配水设施,使进入各池的混合液均匀。


11、经常检查并调整出水堰板的平整度,防止出水不均和短流,及时清除挂在出水堰板的浮渣。


12、及时检查浮渣斗排渣情况并经常用水冲洗浮渣斗。


13、及时清除出水槽上生物膜。


14、经常检测出水是否带走微小污泥絮粒,造成污泥异常流失。判断污泥异常流失是否有以下原因:污泥负荷偏低且曝气过度,入流污水中有毒物浓度突然升高细菌中毒,污泥活性降低而解絮,并采取针对措施及时解决。


15、经常观察二沉池液面,看是否有污上浮现象。若局部污泥大块上浮且污泥发黑带臭味,则二沉池存在死区;若许多污泥块状上浮又不同上述情况,则为曝气池混合液DO偏低,二沉池中污泥反硝化。应及时采取针对措施避免影响出水水质。


16、一般每年应将二沉池放空检修一次,检查水下设备、管道、池底与设备的配合等是否出现异常,并及时修复。


17、做好分析测量与记录每班应测试项目:曝气混合液的SV及DO(有条件时每小时一次或在线检测DO)。每日应测定项目:进出污水流量Q,曝气量或曝气机运行台数与状况,回流污泥量,排放污泥量;进出水水质指标:CODcr、BOD5、SS、pH值;污水水温;活性污泥生物相。每日或每周应计算确定的指标:污泥负荷F/M,污泥回流比,二沉池的表面水力负荷和固体负荷,水力停留时间和污泥停留时间。




消毒系统的运行与管理



1、紫外线消毒系统可由若干个独立的自外灯模块组成,且水流靠重力流动,不需要泵、管道以及阀门。


2、灯管布置要求灯管排列方向与水流方向一致呈水平排列,且保证所有灯管互相平行和间距一致,灯管轴向与水流方向垂直的布局不予采用。


3、所有灯管和灯管电极应保证完全浸没在污水中,正负两极应由污水自然冷却以保证在同温下工作。


4、处理过程中绝对保证使操作人员与紫外线辐射保持有效隔离。


5、紫外线消毒技术的灯管设备、外罩密封石英套管等核心技术得到了不断的完善,紫外线消毒设备运行维护简单。紫外线消毒灯管能连续工作几个月(5个月)还不会发生生物淤积、结垢和固体沉积等现象,减轻了设备维护的负担。


6、只有波长在253nm一260nm范围内的紫外线才具有强的消毒作用,而其它波段的紫外线不具有有效的消毒作用,因此,对制造灯管设备的技术要求很高。


7、紫外线消毒效果与UV一C的剂量成正比关系,剂量太低对微生物的消毒效果较差,且还有修复现象(光修复和暗修复),但是如果紫外线的剂量太大就会造成浪费。因此,合理控制紫外线的剂量十分重要。当遇到水质污染临时加重时,可以降低流量、延长紫外线照射时间的方法提高消毒效果,反之亦然。


8、水体中的生物群、矿物质、悬浮物等容易积聚在灯套管表面,影响紫外光的透出而影响UV-C的消毒效果。因此,需要设计特殊的附加机械设备来定期清洗灯套管。


9、水的色度、浊度和有机物、铁等杂质都会吸收紫外线而降低紫外线的透过强度,从而影响紫外线的消毒效果。因此,在污水进入紫外消毒器以前需要有其它预处理设备,以此提高紫外线消毒器的消毒效果。




流量计量装置的运行管理




现在污水处理厂常用的污水水量计量装置分为两类。

一类是明渠式的计量设备,如巴氏计量槽、薄壁堰;

另一类是管道式计量设备,如超声波流量计、电磁流量计等。